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教学科研

keyan

教学研讨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研讨 > 正文

遍览山河美景 博通古今风云

时间:2021-09-30 18:08:05   作者:教务处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  点击:

——陕师大平凉实验中学举办第七期“平凉的前世今生”家国情怀系列讲座

  为庆祝祖国72周年华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爱我祖国、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9月23日,我校在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第七期“家国情怀——平凉的前世今生”系列讲座。此前该系列讲座已经就平凉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习惯、名人事迹、革命发展历程、古人类历史遗存和口述史与平凉乡土文化等内容做了精彩的讲解,此次讲座由历史教研组景莉老师主讲平凉地区的名胜古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和部分教师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景老师首先介绍了平凉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和行政区划,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公元358年,前秦符坚欲讨前凉,取“平定凉国”之意,由此得名。随后,景老师直接进入主题,详细讲解了平凉的名胜古迹。崆峒山是平凉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相传远古时期,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就在此地,之后又有秦始皇、汉武帝相继来此祭拜,造就了崆峒山深厚的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崆峒山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保留了许多历史资料,对进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崆峒山还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已知植物有1000余种,各类动物300余种,其中有7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柳湖公园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时任渭州太守的蔡挺引泉成湖,因柳树宜水,故处处植柳,枝高叶茂,翠色参天,故名“柳湖”,同治初年,柳湖毁于战火。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再次修复,更名为“柳湖书院”,并题亲书“柳湖”匾额,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甘肃省第七师范学校,为陇东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崇信县龙泉寺背依风翥山,南临汭河,始建于元代,历史悠久,西台有齐家文化遗址,东台有纪念周部落首领、农耕文化先祖公刘的“公刘故里”,文化积淀深厚。

  泾川王母宫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道教宫观之一,相传是西王母的降生地、发祥地和祖庙所在地,始建于西汉元丰年间,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王母宫举行西王母盛会,前来拜谒者人山人海。

  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从六十年代起,酷暑严寒吓不倒、贫穷饥饿压不垮的40万庄浪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苦战30多个春秋,终于建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移动土方量2.96亿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绕地球六圈半,被慕名前来考察的日本、以色列农业专家惊叹为世界奇迹!

  静宁界石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途经和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区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曾在这里宿营扎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老师还详细介绍了纪念“针灸鼻祖”皇甫谧、历阅四朝的牛弘和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孺的灵台县三贤祠,以及古代皇家祭祀炎黄二帝的华亭市莲花台。景老师见识广博,语言优美,讲解生动,引人入胜,让在场的师生享受了一场平凉文化盛宴。

  走进本土文化,了解本土文化,热爱本土文化,既是汲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便捷渠道,也是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爱国家爱人民情愫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注重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同学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撰稿:杨潇 段依帆

摄影:冯丽丽 张玮

编辑:李雪梅

审定:李晓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