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教学科研

keyan

教师随笔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随笔 > 正文

全国部分大学附中教学协作体第27届年会

时间:2018-10-31 08:06:51   作者:喻红英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  点击:
   10月16日到20日,由湖南师大附中、首都师大附中、福建师大附中、山东师大附中、辽宁师大附中、陕西师大附中、云南师大附中、南开大学附中组成的“全国部分大学附中教学协作体”第27届年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我和二十几名同事在副校长和教务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年会。
 “全国部分大学附中教学协作体”成立于1991年,是一个以“交流教育教学管理经验,锻炼培养师资队伍”为目的的民间教学研究组织;其指导思想是“扩大全国南北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发挥大学附中的特有优势,促进各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协作体与其它各种教育组织最大不同点就是:关注教师的成长,为教师搭建平台交流学习,围绕课堂教学,以一线教师为主体,通过全国东西南北中一线教师不同教学风格“同课异构”,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发展。
   本次年会的召开首先是由陕师大附中校长致开幕词,强调了本次年会主题深度契合国家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着力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接着是陕师大附中的教师代表发言,诚挚的表达了作为名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对本次学习交流机会的珍视;教学协作体秘书长致辞,介绍了“教学协作体”的发展历史以及指导思想;西安教科所所长发言,强调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坚持立德树人”的国家教育方针与理念;最后是陕师大纪委书记致辞,解读基础教育应当是传授知识与人格塑造相结合。
   围绕本次年会的主题“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八所大学附中进行了数学、语文、地理、化学四门课程的教学观摩与交流,4个学科的32位老师同台竞技、同课异构,带着各自的地域特点,虽然教学风格、构想、方法不尽相同,但是都体现出了新课程为课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次观摩学习中,我共听课八节,均为湘教版课程,其中六节为高一年级的《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节为高二年级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自八所附中的老师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教学特色,同课异构的课堂让我领略了大师的风采,同样的教材,不同的设计、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学生,但是每位教师都能将其做到最好。课后,每位教师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进行反思,随后陕师大附中又为大家邀请到陕西省教科所和西安市教研室兼任地理教研员王用钊老师对各位教师的授课进行点评,不同地区的同行们在一起研讨交流。
  在这次年会中,每位一线教师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东师大附中的于雯静老师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形成紧凑的知识线,以陕西学生熟悉的华山为起点,探讨学习了三类山岳的形成、特点、判断以及在实践总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细致到位,学习到概念术语时引导学生找关键词。教学内容过渡自然,符合构建主义教学教学理论。为了本次展示课,于老师不远千里从山东带来了沉重的教学用具,显示出了对本次活动的重视,准备工作的充实,深深地感动着我。
  陕师大附中费美乐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区域发展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开始时费老师以“农业为何是第一产业”这个问题设疑,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世界农业大国——美国,分析为何能成为农业大国,导入设计环环相扣,引人深思。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合作探究,学生掌握了、理解了美国农业的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并且通过“黄土高原的苹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行了思维的迁移,符合案例教学的特点;并且案例的选取上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了身边的地理。费老师的课堂让我受益很多,对教材的把握、对探究活动的设计、对知识迁移、对学生能力的估计、对课堂的掌控、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湖南师大附中的肖雨琳老师,利用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带领学生考察岳麓山的地质构成,解释说明岳麓山的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并且通过观察景观实例总结了各类山地的特点,短片设计中利用岳麓山的情景真实,使抽象内容转变为形象表达,启发了学生深层思维;用海绵模拟了地形倒置的原理,将抽象问题直观化;最后回到学生的身边的华山和关中平原,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地理;最后从古至今的讲评了关中平原的发展,倡导学生担起责任建设发展自己的家乡,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情感目标,使整节课得到了升华。本节课使我深受感触,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野外考察,但是我们可以将身边的地理实例作为情景展示给学生,让我们体会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知识是对生活有用的。 
   首都师大附中的赵韬夫老师设计《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时,首先选取了上课的主线:陕西三大地形区,这样的设计对于陕师大附中的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关于地理原理的探究学习,也是对本地乡土地理的学习,对自己生活的区域的再认识;利用海绵实验让学生直接体验了褶皱的形成;通过找水、找矿、隧道选址、背斜和向斜的判断等情景设计,展开了教学探究活动,每一句结论性的话都是由学生通过活动而得出,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成就感、认同感;结构性板书,反应出了思维过程、知识间的联系,体现了逻辑关系。从整体来看,这节课每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这给我的教学很大的启示。
  协作体教学活动的一个亮点就是同课异构,通过听课以及专家的点评,我认识到了本次活动中老师们展现出来的优点众多,值得我虚心学习。首先,综合思维能力体现在了师生活动之中;其次,通过区域背景、发展条件、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措施等帮助学生进行区域认知;第三,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体现在学生考察、实践、实验能力三方面,而地理读图、指图能力是一种地理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地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第四,通过找水、找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人地协观,实现了地理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五,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讨论法等,尤其是情景教学法运用熟练,教学效果良好,如地质作用与学生的时间差异大,学生难以想象,利用自制教具、实验、图片、材料、视频等情景,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而且化难为易;第六,在教学设计上普遍设疑,即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法,在设疑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学情,要有基本难度,能够提高学生想象、评价、推理和判断能力;设疑时问题要层层递进,进行深化;其次要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果,并且展示结果;第七,教学中要细致、细心,对学生不太熟悉的地理术语要适当进行学法指导,扫清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学语言要仔细琢磨,精练、严谨;对于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展示要体现开放性、不唯一性,要说明相似答案。
   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也是我在本次学习中的一点感受。本次教学协作体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与反思的机会,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一次检验与提升,让我感觉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