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教学科研

keyan

教师随笔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随笔 > 正文

赴西安学习交流心得

时间:2019-04-10 14:38:43   作者: 高一物理组 马文瑞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  点击:
    按照学校的安排,2019年3月27日至2019年3月30日,我校24名教师在袁校长的带领下,赶赴陕师大附中、陕师大锦园国际学校和陕师大万科中学参加交流学习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不仅跟随队伍参加了观摩学习活动 ,还参加了陕师大锦园国际学校举办的同课异构活动,尤为惊喜的是碰巧在万科中学遇到了陕师大王元华教授。此次学习交流,让我受益匪浅,学习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下面我就谈一谈此行的一些体会。

三校印象
    我们第一站到达的是万科中学,下车后感到这儿陌生而又熟悉。万科中学周围高楼林立,校园不大,但布局却非常精致,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文化氛围浓厚,处处透漏出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品质时代感和古都人的智慧。大门上方方正正的校牌,体现着学校办学的规范;校门的石碑上所刻的“开放、和谐、崇真、坚卓”八个大字,诠释着万科师生的作风与追求。也许是因为学生的校服和文明习惯跟实验中学的非常相似,也许是因为万科人的热情好客,总让人感觉又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熟悉。
    锦园国际中学则是一所现代花园式学校,三月的校园,风景优美,繁花似锦。漫步于赏诗苑和艺术长廊,可以看到“思源”景观、“奋斗”石刻、孔子的论语和师生的艺术画作,自然风光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既赏心悦目,又发人深思。教学楼前和楼道里的横幅和标语,又散发着高考的气息和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改革气息,英文横幅又体现出该校的国际化视野。
    守望着古都标志性建筑“大雁塔”的陕师大附中又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高远的神秘感。附中有着上百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教学质量先进,教学成果丰硕,二本上线率曾经连年达到百分之百,是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重点名校,享誉国内外。曾经好多次来西安时,都只能怀着无比的好奇和景仰从附中门口经过,这次有幸能进入附中学习观摩,内心是很激动的。这里是袁校长工作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袁老热情的带领我们参观校园的风光,耐心地讲解着这里的故事。附中的校园很大,建筑都比较陈旧,但教学设施却也很先进。校园里绿化很好,风景宜人,百灵鸟婉转的在枝头歌唱着学校的辉煌,草坪中的几座雕塑向人们讲述着这里悠久的历史,道路边上的公告栏里,展示着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和丰硕的教学成果。
    三所学校,和而不同,各有特色。万科的时尚,锦园的优雅,附中的厚重,立体地展现着古都教育的风景和魅力,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交流
    这次学习交流活动,正巧赶上了万科中学和锦园国际学校的“六课工程”探究课之“同课异构”活动。在这两所学校,我一共听了七节课。
    首先听的是万科中学刘倩、周梦琪老师和我校的李可琦三位老师的语文课。三位老师讲授的都是七年级课文《台阶》,她们以不同方式引入课题,教法各异,精彩纷呈,亮点频频。对文本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位老师都能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讨论,由浅入深,一步步从文本的解读走向了主旨的升华,既达到了很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又实现了价值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深入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充分展现了三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语文说课议课环节,我们有幸遇到了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王元华教授。他指出理解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文本解读是教师基本功和核心竞争力,切忌误读误解。文本的理解应结合时代背景和生活体验,并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解读《台阶》,深情并茂,感人肺腑。他提出课堂构架的“四知理论”,既从愿知切入,基于已知,引向未知,达到能知。最后他又提到应把语文教学和考试成绩联系起来,把考试中的考点和考察方式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一番指导,让人眼前一亮,茅塞顿开。这是针对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而在其他的学科教学当中,依然值得深思和借鉴。
    然后又听了万科中学贺燕、骆依老师和我校的高荣华老师的三堂数学课。三位老师也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引课,都能以问题导学,恰当地引用自制教具进行直观的演示。讲练结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层层递进,注重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我校的高荣华老师,以一段视频引入新课,新颖别致,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新的学生和教学环境,她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通过完美的课堂评价,迅速建立了师生的互信,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融洽。
    紧接着又听了锦园中学的梅振岳老师的一堂物理课。梅老师教学功底深厚,教学思维严谨。本节课以一段视频开始,最后又以一段视频结束,引导学生观看、感受、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在了解天体运动发展历史的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了真理的来之不易,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动手画椭圆,分组验证开普勒第三定律,让学生体验到了物理规律的简洁完美。这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是指导学生在网上查阅科学家的事迹,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互联网进一步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视野。
    最后,我在陕师大附中听取了张欣荣老师的一堂化学课和杨晶老师的一堂政治课,近距离感受到了名校师生的风采,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张老师讲的是初三化学的一节习题课。以“每日一题”开始,讲解了三道题,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叫学生讲解,当堂让学生做实验验证,最后以一个脉络清晰的知识梳理结束,达到提炼升华。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教法新颖,讲解流畅,语言流畅幽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融洽。杨老师讲的是情绪的管理。以“踢猫”引入,通过观看视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本节课题。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学习目标,这种目标展示的方法非常新颖。整堂课围绕目标中的五个问题展开,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探究与分享,最后师生共同提炼升华。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做情绪的主人。环环相扣,引向深入,过渡自然,水到渠成,一气呵成,非常完美。杨老师语言流畅诙谐,课堂气氛也是非常的活跃。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教学手段不断的提高,教情和学情不断的在发生着改变,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就不断地被引向了深入。通过三天的学习交流,让我明显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感受到了年轻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强大力量和排头兵作用,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行思坐忆
    学而知不足。通过九节课的观摩学习和说课议课活动,让我大开眼界,学习了不少新的东西,也引发了我许多思考,发现了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首先是对教育教学的再认识、抑或是对人生价值的再思考。三位老师在《台阶》一课中对主人公的深入剖析,对我的触动很大。岁月有加,并非衰老,理想丢弃,方坠暮年。人的一生就应该是奋斗的一生。在奋斗的路上,必须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必然要承担对应的各种责任,也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自在”,因此还要学会不断的自我调适。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一职业,就应该把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作为自己的“九层台阶”,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用心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只要坚持下去,也不失为伟大,小人物的伟大。
    其次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实在在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几天的学习交流,让我领略了名校老师的风采,感受到了他们超强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不断地虚心学习,潜心修炼,才不会如井底之蛙般目光短浅,才不至于被浩浩的时代潮流所淹没。
    再次是在今后地教学中,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深入思考,要对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创新。九位老师都是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但对各自课题的引入和目标展示方式都各有特色。万科中学的老师课题引入方式新颖,但没有目标展示,教法比较灵活。我们学校的老师有引入和目标展示,教学模式比较规范,整齐划一。陕师大附中的张老师则说她们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杨老师则是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目标。那么到底要不要有统一的教学模式,要不要展示目标,该以怎样的方式展示更为有效?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讨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优秀的课堂引入和目标展示就是一堂好课的一半。今后在教学当中,我还要不断地思考探索,创新引课方式。
    最后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建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九位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师生配合相当轻松默契。尤其是附中两位老师,语言诙谐幽默,时时能听到孩子们兴奋而欢快的笑声。这些学生基础好是一个原因,可更重要的几位老师有着非凡的个人魅力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是教育者应有的实力的体现。这一方面很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深入思考和琢磨。
    暂且就谈这么多,当然学习的收获远不止这些。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教育路上,我们且行且学习。